辽足老队长于明:能理解让儿子门将踢前锋,他的将来会比我更好

2025-03-21

    记者鲁蜜报道U23亚洲杯落幕已有三周,小组未能出线的中国队没给大家留下太多话题,不过,连续两场比赛作为前锋替补登场的门将于金永,议论热度却在延续。

    作“球二代”的于金永,父亲是老辽足队长、十连冠时期就是球队成员之一的于明。同时作为行业前辈和父亲,于明是如何看待儿子门将打前锋的?作为一名职业教练的于明,又会如何预测儿子未来的发展前景?

    于明是老辽足的队员,在球员时代被誉为金左脚,出任过辽足队长,退役后执教经验丰富,有过国字号助理教练的经历,也有中甲、中乙助理教练以及主教练的经历,他自己也说,干了一辈子的足球。如今,于明的衣钵已有了继承者——他的儿子已于金永在山东泰山一线队报名,曾入选过国青队,参加了3月份的U23亚洲杯。

    7月才满20岁的于金永原本并不出圈,上了泰山一队之后也还没有在中超出过场,真正让大家认识他的,就是本届U23亚洲杯。

    儿子被国奥队征召,作为父亲的于明起初还是感到有点意外,但过后就是高兴。“因为当时他是在国家青年队的,在安东尼奥那个队待完之后,就去成导那儿报到了。对我来说挺意外的,也挺惊喜的,因为孩子毕竟是2004年龄段的,直接入选到01国奥队了,跨年龄提升也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嘛。”

    代表国奥队亮相,于金永并非是在自己熟悉的门将位置。在和日本U23的小组赛第一轮中,于金永在第88分钟替补登场,他打的是前锋。这一幕当时让全国球迷哗然,球队在多打一人的情况下,不得已用身高超过2米的于金永打前锋,最终还是输掉了比赛。小组赛第二轮和韩国队的比赛,于金永再度以前锋的角色在比赛末段出场,国奥队仍旧没能避免败局。这两次对于金永的使用,让成耀东不仅被日韩媒体接连讽刺,也让国内球迷无法理解。

    于金永从六七岁开始跟着父亲于明练球。因为当时儿子就有身高优势,于明一开始是把他往中锋的方向培养,自然会安排大量的头球训练。到于金永快十岁了,身高优势更加突出,去做预测时,拿到的数据预示孩子未来可能会有1.97米的身高。“我一看,就说他踢中锋肯定不行了,这个身高在球场上跑不起来,太沉了。”

    于是,作为一名教练,同时也是父亲的于明第一次替儿子作出了改位置的决定。年纪尚小的于金永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要从前锋改打门将,心里也不愿意。他跟于明说:“爸爸,守门没意思,别的小朋友都在抢球,也能进球,我就站在门前,一点意思都没有,我不愿意守门。”

    “你将来的身高能到1.97米,你守门守得好的话,能守到40岁,你要是踢前锋的话,可能30岁就要退役了。”于明只好跟儿子耐心解释。这番话,既现实,又是对儿子未来的规划。他鼓励于金永,守门员也是球队的一份子,扑救一个球,和前锋进一个球的价值是一样的。

    所以,这次U23亚洲杯,不论是作为一名教练的于明从成耀东的角度考虑全局,还是作为一个父亲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临场发挥,都能理解教练组的这类换人、用人意图。“因为孩子随队集练的时候,已经有过大量的头球训练,教练组不可能仅仅因为身高原因就突发奇想把他推上去当前锋使,肯定是基于他本身就有这个能力。”

    假如于金永替补上场能够为国奥队带来进球、积分,那么成耀东的这次换人可能就是封神之作,但正因为没有带来实际效果,所以舆论毫无意外地一致指责。于金永面对铺天盖地的声讨,倒是比较坦然。虽然于金永在训练中演练了多次高中锋角色,但在热身赛中以中锋身份登场的实战机会太少,在U23亚洲杯的两场比赛中,他出场的时间又太晚、太短,而且往往都处于队友体能即将耗尽的阶段,几乎没有人能够将球准确地传到他的头顶,因此他上场后能够制造的威胁机会也就十分有限。

    在中国足坛,子承父业的例子有很多,比如谢育新谢维军父子、高钟勋高准翼父子,于明父子也是其中一例。父亲在球员时期的履历很成功,当儿子初出茅庐的时候,外界自然会把儿子对标父亲当年的成就来品评。于明是辽足十连冠时期的成员之一,现在的于金永,身上也难免被父亲的光环围绕。

    从于金永接触足球开始,于明就一直把他带在身边训练,直到于金永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被推荐到鲁能足校,父子俩才分开。9岁的于金永,第一次离开父亲,也不习惯,刚开始时常哭着让爸爸妈妈带他回家。于明和妻子都是运动员出身,他们明白入这行必须要割舍一些东西,况且儿子去鲁能足校的机会很难得,所以,于明夫妻也只能下狠心,让幼小的于金永在那里接受足球教育。“我那个时候又要带队,又要去看他,也不容易。孩儿他妈在潍坊租了房子,每个月去看孩子两次,给他带点喜欢吃的。现在想想,孩子不容易,家长也不容易。”

    幸运的是,于金永在鲁能足校很快就适应了新的训练和生活环境,这一方面跟他开朗、健谈的性格有关,很快就能和新队友融合到一起,另一方面也跟他的足球天赋和后天自律有关,这让于明夫妇看到了孩子的未来值得期待。

    于金永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心理成熟度,也是于明比较放心的一点。随着跳级进入国奥以及在泰山一线队报上名,于明看到了儿子的成长比较顺利,让人放心。于明说,在泰山队,儿子身边是王大雷、韩镕泽、刘世博几个大哥,以前还有费莱尼这样的外援,包括现在的克雷桑,国内球员也有很多国脚,于金永很善于向这些大哥们讨教、学习,“这对他的提高是很有益处的。前两年我和他聊天时,还觉得他年龄太小,心态也不是很好,通过这两年的经历,现在我觉得这孩子在心理上成熟了很多。”

    在于明看来,孩子在足球发展上离不开两样东西:一个是天赋,一个是勤奋。现在的于金永,就是在天赋的基础上,挥洒着自己的勤奋,所以,作为父亲的他坚信,孩子能够有好的发展。“他自己的目标是比较远大的,希望以后能够进国家队,也想出去留洋看看。我对他是寄予了比较大的希望,他自己也蛮有信心的。现在需要一些机会和平台,包括在泰山队也要等待机会。”

    儿子在19岁的年纪就进入了国奥队并且在一线队报上了名,作为前辈和父亲,于明是否预感到儿子将来能达到自己球员时期的高度呢?于明很自信地说,他觉得金永会做得比自己当年更好。

最近发表
标签列表